下肢水肿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出现过下肢水肿。那么,为什么会下肢水肿呢?是如何判断的呢?今天,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宇医生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下肢水肿背后的秘密。
一、什么是水肿?
水肿即人体组织间隙积聚了过多的液体。
二、如何发现下肢水肿?
1、尿量与之前相比明显减少,一天的尿量加起来也不满一个矿泉水瓶(1个矿泉水瓶约为500ml);
2、觉得袜子、鞋子变紧了,经常会被勒出痕迹;
3、觉得下肢酸胀、乏力,有时会有麻木感,活动时感觉下肢沉重,抬不起来;
4、水肿严重时下肢明显变粗、变硬,皮肤也发白、发亮,手指一按一个坑。
三、如何判断水肿的严重程度?
判断水肿的严重程度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常用以下两种方式对水肿的程度进行分类。
01
三度分法:轻度、中度、重度
用手指在局部按压5s离去,如在移去手指5s后仍不能恢复原状,即为可凹性水肿。
·轻度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及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指印(组织轻度凹陷),松手后凹陷平复较快(1-2s)。
·中度水肿: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5s)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指印,且10s仍不能恢复。
·重度水肿:短时间(3s)轻压较长时间(10s以上)不恢复。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可伴有胸腔、腹腔积液。
02
四度分法
Ⅰ度:足部及小腿有明显的凹陷性浮肿,休息后仍不消失。
Ⅱ度:除Ⅰ度表现外,同时伴有大腿水肿,皮肤紧张。
Ⅲ度:水肿累及腹部及外阴,皮肤紧张发亮。
Ⅳ度:全身浮肿,有时伴有腹水。
四、导致下肢水肿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下肢水肿的原因有很多,一些水肿可能是心脏、肾脏、肝脏、内分泌、营养等方面的疾病所致,下面就来看看不同原因的水肿有哪些特点。
01
心源性水肿
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泵血功能降低,导致全身血液淤积,血管内的血液压力升高。受重力影响,身体低垂部位血液回流更为缓慢,压力更高,故水肿首先出现在足部、腰骶部等低垂部位,程度自下而上减轻,且双侧对称。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其它症状,如胸闷、憋气、腹胀等。如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02
肾源性水肿
肾脏就像是身体中的一个“水坝”,若“水坝”出现问题,则会一直拦截上游“河流”,导致“水位越来越高”,继而出现水肿。另一方面,肾脏出现问题时还会导致体内蛋白大量漏出,造成低蛋白血症,血管内渗透压不足,液体就会从血管中跑到组织间隙中去。肾源性水肿早期常常从组织疏松部位开始,如眼睑、面部等部位,晨起明显,此后很快发展为全身水肿,常有尿常规改变、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表现。
03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发生血栓时,静脉血无法正常回流,血液、水分瘀滞,患侧下肢就会慢慢肿起来,而健侧下肢血液回流正常,就不会出现水肿。如果出现了下肢水肿,特别是不对称的下肢水肿,陈大夫建议大家完善下肢静脉超声,明确是否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在出现下肢水肿不对称时,单靠肉眼观察常常并不可靠,建议使用卷尺精准测量双侧下肢周径进行比较。
04
肝源性水肿
肝硬化是肝源性水肿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腹水,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上肢常无水肿。
05
营养不良性水肿
营养不良时,血液中白蛋白水平下降,白蛋白是维持水分在血管内的重要成分,白蛋白水平下降时,血液的渗透压下降,水分就会渗到组织间隙中继而出现水肿。
06
甲状腺功能减退
组织中亲水物质增加而引起的特殊类型的水肿,这种类型的水肿常常不受体位的影响,按压后也不出现凹陷,称为黏液性水肿。
下肢水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首发临床表现,导致水肿的原因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常见疾病,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在自行初步判断水肿的原因后,建议大家及时就医,请医生帮您寻找水肿背后的原因。